见令狐潮不为所动,伪燕鲁郡太守赵孟索性也不憋着了,他无奈地说:“将军不知,虽然鲁郡已经归于大燕治下,但县乡之人大都怀念大唐……尤其是那建宁王李倓,分明是个欺世盗名之辈,专门派人宣传他领兵秋毫无犯,而下面那些田舍汉竟也真的信!”<!---->
“至于鲁郡各处的那些名门望族,就更不必说了,昨日我还听闻有人在念李白昔日在瑕丘时留下的诗句……谁不知道李白那厮就在李倓军中,此举分明是通敌!”<!---->
令狐潮一愣,问道:“农夫无用,不必理会。倒是你说的大族之人,既然敢念反诗,何不宰了以儆效尤?你若不敢,我来替你做!”<!---->
“不必!不必!”赵孟连忙摆手阻止,“这郡中刁民甚多,还需这些人帮着压制收税。”<!---->
世家大族中人能留在本地的,大都是混的不咋地的,杀他们容易,但却会得罪他们那些在大燕或者大唐当官的族人——现在这样两相安好他还能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令狐潮也不在意赵孟心里的小算盘,见赵孟真的着急了,才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按照我的想法,既然当初没有来得及出兵进驻邹县,那就不妨将之放掉,引着李倓领兵来攻瑕丘。”<!---->
“瑕丘本就有泗水环绕,利于防守。一旦李倓大意,还能让他有来无回。”<!---->
赵孟听了,心中还是不太愿意,可见令狐潮态度坚决,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勉强答应了下来。<!---->
“是否要先通知邹县令领兵撤退?”<!---->
“且等等吧。”<!---->
……<!---->
转眼之间,时间已经来到了四月底,田里的麦子都已经变黄了,再过个几日就已经可以收割了。值此收获的季节,就连因为战争不得不背井离乡的淮南兵们脸上也都洋溢着笑容。<!---->
这段时间以来他们过得委实不错,待到抛车建好之后,他们每日最爱干的事就是看一看当日又有多少泥丸刚巧砸到走县城的城墙上。<!---->
原本旌旗招展的邹县城头上早已不见任何旗帜的踪迹了,最开始,叛军还用木板加高城墙,但在泥丸的攻击之下,碎裂的木板反而增大了泥丸的杀伤力。<!---->
后来抛车的投手们开始练习起了准度,但凡城中立着旗帜,便是一轮齐射。<!---->
当然,大军也不只是轰击城墙,等到邹县本就不算坚固的城墙被打出了缺口后,淮南军也会试探性的攻击。至于在砲击时全都躲进城下?这也不行,因为淮南军有时会趁着砲击的时候靠近城墙。<!---->
虽然每一次淮南军都没有真的进攻,可叛军却不敢保证下一次进攻不是真的。<!---->
李倓端坐在营帐之中,再次召集了众将。<!---->
“方才李判官提议,言说城中贼兵已经习惯了我军的试探之举,虽然也还会留人在城头上观察,但就算我军带着云梯靠近城墙三四十步,叛军大部依旧没有上城墙。此是攻城的时机,诸位如何看?”<!---->
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李倓本想继续砲击邹城,然后阻止百姓收割城外的粮食,可却没想到砲击的效果这么好,战机就在眼前。<!---->
要是能趁着贼军不备攻入城中,那自然是好。<!---->
李倓介绍完情况后,李铣主动说道:“我愿领军为先锋!”<!---->
李倓虽觉得攻城伤亡大,却也深知打仗没有不死人的,若众将能达成一致,他也愿意改变方略。<!---->
高适、刘展等人在思索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