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殡(下) (第1/3页)

崔使君自赴任朐县已有三年,昔日在清河老家时对那个体弱多病、甚少接触的小女儿的记忆早已如雾里看花、水中观月般模糊不清。

反倒是自阿婴来到朐县后不过才和他相处了短短十来日的时光,却给了他前所未有的鲜活感受,这会儿她露出焉哒哒地无助模样,让崔使君心中顿时涌起了无限怜爱。

可是眼见着巫觋定下的吉时将近,崔使君只能满目疼惜地上前揉了揉崔婴的发顶,然后迈步向前两步,站在棺木前,想要再看一眼与自己携手走过二十多年的妻子。

只一眼,他便瞥见了崔夫人颈间新增的玉坠,眉头一皱,回头问道:“阿婴,这是何意?”

“阿父。”崔婴泪眼婆娑,可怜兮兮地望着他,“阿娘走了,定也挂念着我。这玉坠子,是我半条命,如今随阿娘一同安葬,一则表我孝心,二则盼阿娘在天之灵,能如我常伴左右。”

崔婴说的情真意切,崔使君听罢,心中思索了一番,觉得阿婴如今年岁渐长,本也不再需要这安魂玉的温养,便也认同了她的心意,不再多言。

不仅如此,许是受了崔婴的启发,崔使君再次转过身时,也珍重地取下了腰间那块日日挂着的青玉佩,轻放在崔夫人掌中,随即,似不忍心再看般,扭头摆了摆手,叹息道:“封棺吧。”

“封棺——”

*

崔婴随崔使君穿过悠长的回廊,行至前院,雨势骤歇,风却愈烈。府衙大门洞开,门外空地上,簇拥满了当地的豪强与许多自愿前来送行的百姓,或站或跪,两旁则是整齐列队的崔家护卫,身着麻布孝衣。

崔婴紧随崔使君之后,方至门前石阶,便见三人影迎面而来。她抬头一望,正是张、季、段三位,连那告假归家的段三老也急急赶至。

原本应立于主位的清河崔家族人与崔夫人母族人皆未至,此处便由朐县除崔使君外的几位主政官员顶替。崔婴匆匆一瞥,在不远处的人群中还见到了不少熟悉的身影,譬如糜家的两位郎君……只是一打眼,却没能看见如今都已是朐县都尉的林骁。

崔婴心下有些疑惑:难道站得太远被人群挡住了?不应该啊,按理来说,以他如今的身份,怎么也该和打头的那三人站在一处吧?

略转视线,却在下一瞬,在左侧身着麻布孝衣的崔家护卫之首,见到了面色庄重的林骁,崔婴不禁一怔。

目睹林骁即便已获官职,这会儿却仍旧以崔氏护卫的身份为故去的主母披麻戴孝,一时间,崔婴心中不禁浮现出原身记忆中那些为母亲和原身奋不顾身的段氏家将们的身影。

隔着长长的历史时代的鸿沟,崔婴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个时代所尊崇的那套门生故吏、世家党羽的规矩。

一瞬间,她的脑海中模模糊糊地闪过了个还不算太成熟的念头,但眼下场合不宜,她也没来得及深思。

……

连夜的阴雨初歇,晨风中带着几分寒意,石阶下的小女郎身上的麻布孝衣随风猎猎作响。

府衙前的大门上悬挂着硕大的白绣球,经过一夜雨水的洗礼,绣球已被浸透,不时有水珠从上面“嗒嗒”滴落,宛如泪滴坠落地面。

崔婴迎上崔使君百忙中投来的充满忧虑的目光,向他轻轻点头。随即,崔使君转身踏上台阶,崔婴紧随其后。青葵急忙小跑两步上前,想要撑起伞为崔婴遮挡门上的滴水,却被崔婴摇头轻轻推开。

崔婴跟随着崔使君,从两侧列队的护卫、乡绅、百姓中走过,虽然目不斜视,却也感受到众多目光在暗中打量着她,不由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自从她来到朐县,未曾踏出过府衙一步,除了府内的崔家家仆和后院演武场的崔氏护卫,外人从未见过她。她不知将在朐县生活多久,今日首次露面,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在伟大航路养小动物 重生东北虎:妹妹竟是女帝重生! 攻略七个男宠后,恶毒女主想跑路 我只想种地,你们怎么帮我称帝了 我的低保,每天到账1000万 王妃癫又摆烂,反派王爷顶不住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杀殿,求把绒毛借我摸摸 西游之诸神黄昏 徒儿,你已无敌,下山祸害众生吧 柔弱真千金,深陷反派修罗场 从家族宝树苟成万古世家 乖乖嫡女心声太野,矜贵王爷迷昏头 我破案,怎么领导抢着当组员? 京兆府来了个女仵作 失身谣言漫天,我靠小叔逆风翻盘 独独对你动了心 被活活逼死,我嫁权臣抄了整个侯府 被贵妃配给太监当对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