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 (第1/3页)

第22章四年

朐县地处偏远,已然能称得上是偌大汉庭的极东之地,已是临海地界了。掀动了整个中原大地的兵灾传至此处,也只剩下些许余波荡漾,崔婴自打来到止此处,便觉得刚穿越时初来乍到经历的那些那恍若炼狱般的场景,如今回想起来,竞恍若黄粱一梦。

兼之崔使君对她格外宽和,哪怕她只是个年幼的小娘子,也从不禁止她时常往前院的书房里走动。因此,崔婴也能在朝廷下发给崔使君的官邸文书里,不时窥见些关于剿灭黄巾的进度。

哪怕这世上已经多了一个穿越者,但崔婴这只小小的蝴蝶,此刻还未来得及掀起什么风浪,一切都如她记忆中那般依次发生着。八月,皇甫嵩率军抵达东郡仓亭,大破黄巾军,生擒卜己,斩杀七千多人。与此同时,董卓进攻张角却未能成功,无功而返。于是,朝廷在乙巳日下诏,要求皇甫嵩继续北上。

不久,张角在下曲阳城病逝。

十月,皇甫嵩率军追击张梁。他闭营休整士兵,同时暗中派人密切观察敌军动静。黄巾军战意稍有松懈,皇甫嵩便趁夜率兵出击。黎明时分,大军突袭敌阵,战至下午,成功大破敌军,斩杀张梁及三万多人。敌军在逃至河堤时,溺死者达五万多人,焚烧车辎三万多辆,俘虏人数甚众。张角则被破棺戮尸,首级被运回京师。

十一月,皇甫嵩与巨鹿太守郭典联合攻打下曲阳,成功斩杀张宝,俘虏十多万人。

至此,掀起了这场声势浩大的黄巾之乱的张氏三兄弟终于功成身退、走下了历史舞台。

崔婴站在书房的窗前,手中拿着最新的邸报,看着崔使君的心情随着一次次传来的捷报而日益明朗,仍是不禁感慨:到底是延续了四百余年的大汉国祚,哪怕乱世将起,滋养了不少狼子野心之辈,但这片土地上更多的却是如崔使君这般,将“忠君爱国”、“为大汉尽忠"刻进骨子里的传统文士。只是崔婴却知道,别看如今黄巾军主力已然伏诛,但被张角挑起的起义大势以起,其分散各地的余部可不会随着张氏三兄弟的死亡自行消散,反而化整为零依旧肆虐在如今摇摇欲坠的大汉疆域之内,长达二十余年之久。更不提,为尽快平定战事,朝廷军权下放地方,重启了“州牧”一职,这无疑为来日地方军阀割据埋下了种子。

日后天下三分,也未尝不是源于此举。

中平五年秋,十月,朐县北大依山之中。

近年来,天灾人祸接连不断,使得原本就苍凉的山野愈发显得荒芜。十月正是青黄不接之时,许多穷苦人家的余粮早已消耗殆尽,再过一两个月,便是经冬时节,日子那更是难熬。

百姓日子不好过,山中的山贼自然也过不了多么快活,更何况,近来徐州地界还来了一群更加凶恶的煞神。

百姓日子都不好过,靠着劫掠为生的山贼自然也快活不到那里去,更别说,近来徐州地界还打北边流窜来了一群比山贼更加凶恶的煞神。此时,距离朐县城北大约五十多里的大依山中,地形险要的山上,扎着一座山寨。寨中空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青壮男子,他们个个衣衫不整,随身带着剑或短刀,空地之中还摆着一些长短兵器。这些汉子们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在阳光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闲天,口里边聊着还边大剌剌地解开破旧的衣衫,在衣服里逮着虱子、蚤子。这年头,人没得东西吃,个个都饿得面黄肌瘦,这些虱蚤倒是靠着吸取人身上的血,吃得挺肥。

大汉们但凡抓住的虱蚤,要么嘎巴一声用指甲直接掐死,更有甚者干脆直接丢入嘴里,用牙嘎蹦几下嚼得稀碎。也不知是这样报仇更有快感,还是只想吃口荤腥打打牙祭。

掠过外头横七竖八躺了一地的山贼,山寨中央那座像模像样搭起来的大厅里,正有几个看起来明显精气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在伟大航路养小动物 重生东北虎:妹妹竟是女帝重生! 攻略七个男宠后,恶毒女主想跑路 我只想种地,你们怎么帮我称帝了 我的低保,每天到账1000万 王妃癫又摆烂,反派王爷顶不住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杀殿,求把绒毛借我摸摸 西游之诸神黄昏 徒儿,你已无敌,下山祸害众生吧 柔弱真千金,深陷反派修罗场 从家族宝树苟成万古世家 乖乖嫡女心声太野,矜贵王爷迷昏头 我破案,怎么领导抢着当组员? 京兆府来了个女仵作 失身谣言漫天,我靠小叔逆风翻盘 独独对你动了心 被活活逼死,我嫁权臣抄了整个侯府 被贵妃配给太监当对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