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翠看书 > 都市言情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467章 故纸堆里找不到未来的光

第467章 故纸堆里找不到未来的光 (第2/4页)

在,储位不定。虽然大家都知道陛下是皇三子,年纪稍长,机会更大。

但当时严嵩一党恶了裕王,一门心思想推景王。

当时严党权势熏天,立储之事还真说不好。

清流以及正直文臣们都站在裕王这边。

当时殿下以裕王世子身份入西苑,深得先皇宠爱,清流正臣们纷纷抓住这个机会,以世子与先皇的祖孙之情,固裕王储君之位。

因此张居正把殿下这些惊世骇俗的话,都藏在肚子里,不敢说出来。

身为殿下老师的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只是那些话说出来又无大碍,五六岁的孩童,童言无忌,满朝文武谁会放在心上呢?

是啊,谁都不会放在心上的话,眼看着一步步要被殿下践行,李春芳心急如焚,坐立不安。

李春芳转向窗户,看着窗外。

窗户正对着朱墙黄瓦,巍峨的紫禁城像一座山,一座高不可及的山。

「叔大,不瞒你说,我现在很是后悔,当初为何不多用些心,多教授一些圣人道理给殿下呢?」

张居正看着李春芳,淡然地说道:「子实兄,你其实心里很清楚,你这话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你我,还有满天下的大才,就算是阳明先生再世,都教不了殿下圣人道理。」

李春芳脸色一沉,「叔大此言何意?」

「子实兄,你我都知道,殿下心里自有他的道理。只是这个道理,时到如今,我们也不过管中窥豹,看到很少一部分。却足以惊世骇俗,惹人非议。」

李春芳沉默许久,幽幽地问道:「殿下是从哪里学到这些道理的?难道真得是生而知之,故而无惑?」

张居正笑了,「子实兄,殿下曾经说过的那些话,有时候让我真得相信,上苍垂怜大明,天生圣君。」

李春芳嘴角泛起一丝苦笑:「是啊,我也曾经这麽相信过。可是到后来,我越发地心惊胆战。你的恩师少湖公告老还乡前,与我交接时,我俩促膝深谈过。」

张居正眼睛一亮,「子实与恩师深谈过?」

「我们主要谈及殿下之事。殿下心计深沉,许多识浅之人认为他生性顽劣,搞不好是第二个武宗皇帝。

呵呵,武宗皇帝要是有殿下一半本事和心计,何至于殿下所图者甚大。此前我们只是看到他抓兵权,收财源,步步为营,紧握权柄,却没有看到他暗中布的那些棋子。

现在李贽为首的新学已成气候,偏偏此学遗祸不浅。

阳明心学,还披了儒学一张皮。新学却是把儒学仅剩的那张皮都给扒了。

而后殿下又以利诱之,大兴奇技淫巧。

数学丶机械丶化学丶物理,成了诸多勋贵丶文武百官和巨贾们,行工商实业发财赚钱的重要伎俩,堂而皇之陈于公学和学院之中,并于钦天监丶太仆寺其间。

叔大,目睹诸类种种,你不心急焦虑吗?

长此以往,大明还有圣教容身之所吗?」

听到李春芳终于说出心中最大的焦虑,张居正也不由长叹一口气。

其实满朝文官,包括诸位阁老里,心里都有这个焦虑。

太子殿下重新学轻旧学,重实而轻虚,重利益而轻义理,儒教未来走向如何,大家心里都没底。

但身居高位者,尤其能入阁者,都是心思通明之人。

儒学丶心学,又或者其它学问,正如徐阶所言,只是他们入仕做官丶报国效君的台阶。

宦海浮沉数十年,处理过不知多少政事国事,也见识过不知多少人情世故,圣人经义能不能解决大明国疲民困?能不能救万民于水火?

这些人心里跟明镜似的!

只是几十年一直学

最新小说: 都重生了就别结婚了吧 都市无敌战神 农女高门路 象棋俗人 抛夫弃子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重生:从收白月光利息开始 年代文草包妹妹回城了 向往的宅村系统 离婚后掉马,温总他想父凭子贵 七年之痒,前夫不知道我重生了 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 驱魔笔记中不许夹带情书 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 都重生了,我当然选富婆啦! 徒儿你已无敌,下山去吧! 我的半岛2007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重生年代:末世娇娇想和糙汉贴贴 我开的真是孤儿院,不是杀手堂 全科医生多会亿点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