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太后。」
薛氏打头,宋氏第二,七女下了画舫,在码头上恭迎朱翊钧的到来。
「臣妾拜见皇上。」
朱翊钧一眼看去,七女各有各的美。
有的俏丽如三月之桃;有的清素如九月之菊;有的是千秋绝色;有的是倾国佳人;有的如荷花羞玉颜;有的似月赛霜花照水;有的是秀色掩今古。
朱翊钧挥了挥手,「都起身,今儿是家宴,不必拘礼。」
杨金水丶刘义和万福在船头跪拜行礼:「奴婢拜见皇上。」
「起来。今儿内监四大貂璫,都到齐了,你们也是朕的一家人,得闲一起聚一聚,不要拘束。」
万福等人心里一暖。
他们知道这是皇上的客气话,可是能从皇上嘴里得到这麽一句话,已经知足了。
朱翊钧进了船舱,给太后行礼:「儿臣拜见太后。」
「快把你们皇爷扶起来。自己叫着别人不要拘礼,自个却这麽讲礼。」
陈氏还是坐在上首位,朱翊钧坐在左下首第一位,与右边的皇后薛氏对坐。贵妃宋氏坐在他的左手边。
陈氏开口了,「皇上在这,哀家该说的还是要说,当着面说。皇上,国丧已过,我们该过日子就要过日子。
军国大事,哀家妇道人家也不懂。哀家只知道,皇上最要紧的就是诞下子嗣来。有了皇子,内外官庶军民才安心啊。」
薛氏七女脸上满是娇羞。
朱翊钧答道:「儿臣知道了。」
陈氏盯着他,「皇上,你不要嘴里说知道了知道了。哀家知道你勤政,一心扑在军国大事上,可是诞下子嗣,也是大明的大事。」
朱翊钧笑了,「儿臣已经叫他们把西苑玉熙宫丶清馥殿等处都收拾好了,分了七处住处,瑶华宫最大,就让皇后住。
另一处关雎宫就让贵妃住。其馀醉霞阁丶凝香阁丶清韵阁丶淑景轩丶绿绮轩,就由皇后安排吧。」
陈氏嘴角挂着笑,十分满意。
她十分清楚朱翊钧的脾性,非常不习惯住在紫禁城,住一夜都不行,所以宁可一直住在西苑。
现在把皇后贵妃都召到西苑,这是集中火力办大事啊。
陈氏故意说道:「皇上,你把她们都叫到西苑来,哀家身边没人陪伴,那可不行。」
朱翊钧笑着说道:「那太后也搬到西苑来住,大高玄殿还空着。那里离梨园近,太后想听戏,抬脚就去了。」
陈氏摆了摆手,「算了吧,哀家还是住在慈庆宫。不过这梨园,哀家肯定是每天都要来的,戏瘾上来,一天不听就难受。」
王兰儿开口道:「国丧刚过,西苑戏台重开,传到外朝,臣妾担心御史清流们会鼓噪。」
陈氏点点头,「我的好儿,说得极是,咱们总得避忌着些。」
朱翊钧看了一眼王兰儿,「太后,儿臣昨个跟李师傅见了面,说起居丧之事。国丧百日,臣子们丁忧却是三年,这叫什麽事?
哪有君上做的是一套,却叫臣子们做的另一套。虽然说我朝以孝治国,但是叫臣子们丁忧三年有些过了。
而且只是文臣丁忧三年,武臣却只是给假百日。
为什麽要区别对待?难道文臣平日多不孝,所以才要丁忧三年补回来?」
陈氏哈哈大笑,「皇上还是这个样子,说话尖酸刻薄。不过话却说得有理。那皇上想怎麽个章程?」
「儿臣让李师傅在律政院编修《国律》官制时,规定文武百官,一律丁忧丁艰百日,丧期过后即可复任。
不过有臣子要坚持古礼,非要守孝三年,朝廷也不反对。只是三年期满你回来,没法即刻复任,还得慢慢等吏部调剂安排。」
陈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