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翠看书 > 都市言情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640章 喜从何来?

第640章 喜从何来? (第1/4页)

第640章 喜从何来?

京师的天色渐凉,朱翊钧穿上夹袍,坐在紫光阁正殿里,听着冯保的禀告。

冯保一身斗牛服,头戴钢叉帽,神采飞扬。

「奴婢在东巡时得皇爷交代,要司礼监把孤魂野鬼的通政司管起来。奴婢左思右想,又请教了赵师傅和张师傅,再三斟酌,最后定了这麽一个草案。」

「通政司的事?」

朱翊钧知道,这个通政司是自己老祖宗太祖皇帝捣鼓出来的,全称为「通政使司」。

职责是接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凡四方陈情建言丶申诉冤滞丶或告不法等事,于底簿内誊写诉告缘由,呈状以闻。

说白了就是中枢总收发室。

但是太祖皇帝也不是无缘无故的设置这麽一个机构。

许多官职官制,往往是他听那些老夫子讲前宋官职官制时,结合自己治国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时,灵光一闪想出的。

通政司的范本是宋朝的通进银台司。

前宋分置通进银台两司。

通进司掌收受银台司所领天下章奏案牍及阁门京百司奏牍丶文武近臣表疏以进御,然后颁布于外。

银台司掌收受天下奏状案牍,抄录其目进御,发付勾检,纠其违失,督其淹缓,兼领发敕司。

后来两司合一,统称为通进银台司。

太祖皇帝估计也是受此启发成立了通政司。

洪武永乐年间,通政司可谓是风光无限。

那时通政司地位甚高,位列九卿之一,排序在都察院之后丶大理寺之前,获得了此前丞相拆分丶整理丶递交各类奏章给皇帝的权力。

承担起「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章奏,实封建言,陈情伸诉及军情声息灾异等事」的重任。

在皇帝常朝理政时,通政司长官通政使要向皇帝禀奏朝中各种事务;议大政丶大狱以及会推文武大臣时,通政使均有资格参与。

叱咤风云丶神鬼辟易的六科言官,在那时还是通政司的马仔。

等到内廷司礼监和外朝内阁兴起后,通政司身份就尴尬了。

司礼监有自己的文字房,专收六部丶都察院和地方的章奏案牍,抄录一份后给到内阁。内阁票拟后交给文字房,取回批红的票拟,然后发六部丶都察院和地方遵行。

要你通政司多转一手干什麽?

于是通政司日子越来越清闲,成了与诸寺一起喝西北风的难兄难弟。

自己秉政后,诸寺成了大明版的委员会或总局,在中枢的权责和地位不输六部,现在站在西风中继续零乱的只剩下通政司。

彻底成了孤魂野鬼。

可是一张草纸也有自己的用处,你通政司这麽大一个机构,必须发挥作用。

自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冯保。

想不到他这麽快就拿出了方案。

「冯保,说说你的草案。」

「遵旨。」冯保清了清嗓子。

从承德回来后,冯保很快就恢复了此前的气势,又成为京师炙手可热的顶尖权势人物。

「皇爷,奴婢是这麽想的。

太祖皇帝设通政司,用意在于防范外臣拿捏内外诸司上封事,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蒙蔽君上。

主要职责在于拆分丶整理丶递交内外各类奏章,进呈御前。

正好司礼监在外面缺少一个衙门,专门处理此事。皇爷把通政司归于司礼监,圣意深远,奴婢是再三琢磨,才悟到一二。」

冯保眼睛轻轻往上一搭,看到端坐在御案后的朱翊钧不动声色,心里稳住了。

「皇爷定下的新国制,各省布政司公文直送内阁,按察司直送御史

最新小说: 幻想图书馆 重生六零,我在海岛搞科研 汀花细雨 惊!糙汉老公是年代文隐藏大佬 重生之都市仙尊 非正常美食文 华娱之流量之战 我走后,渣男一夜白头 华娱:女明星们都到我身上挖宝藏 闪婚三年被绿,我提离婚你跪什么 都重生了,谁还当演员 甜欲肆吻!领证后夜夜被亲红温 文豪1983 重生后,我成了市委书记的女婿 38岁上大学,儿女同班当同学 编制养毛茸茸,我带飞祖国成团宠 被甩后,我一周一首霸榜金曲 恐怖擂台:开局红白撞煞吓哭全球 都市修仙战尊 半岛之我要再次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