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翠看书 > 都市言情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641章 还要继续努力啊!

第641章 还要继续努力啊! (第2/4页)

潮,浩浩荡荡,顺势者昌,逆势者亡!

准行!」

放下湖笔,朱翊钧问道:「卢镗的密奏。」

「皇爷,在这里。」

密奏里,卢镗汇报了他率水师奉诏送温暖到东倭,博多港丶界港仅存的东倭两座港口,全部被付之一炬。

平户港完全被大明掌控,就不算了。

小田原丶江户丶骏府丶滨松丶仙台丶春日山丶龟尾丶若山丶草津丶樱尾丶姬路丶淡河十一座靠海的城塞和城下町,全被赏赐了数量不等火箭弹,做到了火箭弹下众生平等。

任务已经完成,水师集结在津岛港和平户港,等待进一步指示。

朱翊钧提笔写道:「此后北海水师,除了继续封锁东倭海面之外,还要进行日常的火箭弹作战演练。

实战证明,火箭弹是海军打击敌国陆地有生目标,摧毁抵抗能力和意志之非常有效的工具。

太仆寺要研制出准确度更高丶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箭弹,海军也要在实战中总结出更行之有效的战术。

东倭是非常不错的演练地点。」

写完后,朱翊钧对陈矩说道:「传旨给鸿胪寺,对东倭的任何求和请求一概不理。海军情报局和少府监时刻关注东倭内部情况,宗旨就是扶弱压强,让他们的内斗更激烈些。」

「遵旨!」

接下来就是其它各类政事。

甘肃布政使徐贞明的奏本,是西北的水利和助农举措的总结,得失利弊,他一一列出,写得非常详细。

徐贞明是能臣,耐苦实干。

近两年的时间,在甘肃埋头苦干。

不是一味地苦干,而是巧干丶能干。在西北苦旱之地,不断学习丶不断探索丶不断总结,做的是利国利民之事,建的是千世万代的功绩。

要是大明都是徐贞明这样勤勉又会做事的官员,该有多好啊!

朱翊钧提笔写道:「徐先生所言,朕都知道了。良策利国利民,益于千秋万代。而今入冬,西北苦寒,先生当保重身体。

先生大功,虽千百条貂裘也不足以表彰。但朕知道,先生时常下乡,勘察沟渠堰塘,入田地与老农为伴,谘询实情。

身穿貂裘,实在不合适。

少府监和太仆寺为北地边军定制了一款军大衣,衣长及膝,军绿棉布面料,内塞短绒棉花,均匀分布。衣领衬有羊毛或兔毛围脖,厚实保暖,又不影响行动。

朕叫少府监定制了四件同款的军大衣,嘱特使快马送两件与先生。

先生披此大衣,当知朕在京师对先生关切期盼之情。朕披此大衣,当知先生在西北为国家呕心沥血之累。

先生当保重身体,有了好身体,才可继续为国为民效力,一展先生宏图抱负。切记切记。

御笔于京师西苑紫光阁。万历元年十一月初四。」

陈矩接过这份写满御批的奏本,放到一边晾乾。

他目光一扫,飞快地看完了御批字词。

皇上笼络臣下的手段,比世宗皇帝强多了。

陈矩都能想像出来,远在西北的徐贞明看到这份奏章的御批,再接到皇上特意快马加鞭送去的两件军大衣,会是如何的痛哭淋涕。

字行间,没有任何的权谋心思,全是真诚,如何不叫臣下感动?

「陈矩,传旨下去,甘肃布政使徐贞明,加朝议大夫衔。」

「遵旨!」

一上午处理完厚厚一迭奏章,朱翊钧吃了午饭,小憩了二三十分钟,又看了一会各地的报纸,有的报纸上做了记号,有些内容用钢笔抄写在本子上。

奏本上疏御批,朱翊钧坚持用毛笔。

日常记录,用钢笔。

最新小说: 都重生了就别结婚了吧 都市无敌战神 农女高门路 象棋俗人 抛夫弃子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重生:从收白月光利息开始 年代文草包妹妹回城了 向往的宅村系统 离婚后掉马,温总他想父凭子贵 七年之痒,前夫不知道我重生了 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 驱魔笔记中不许夹带情书 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 都重生了,我当然选富婆啦! 徒儿你已无敌,下山去吧! 我的半岛2007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重生年代:末世娇娇想和糙汉贴贴 我开的真是孤儿院,不是杀手堂 全科医生多会亿点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