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时候了,我军在城外,可以召集百姓收粮,并不急于一时。”<!---->
此言一出,李倓当即意动,复又问很有韬略的李萼道:“夏繁有何看法?”<!---->
“属下与刘司马所见略同。”<!---->
李倓目光扫过在场众将,皆表示赞同。<!---->
对于李倓来说,攻城战能不打就不打,正好利用他自睢阳带来的先进抛车经验,起砲慢慢攻城。<!---->
就这样,李倓领着近三万大军就在邹县城北驻扎了下来。除了随军的工匠们抓紧时间建造抛车外,士卒们也没闲着,每日就挖一挖营寨中的壕沟,砍一砍附近的树武装营寨。<!---->
随着李倓领军秋毫无犯的消息和事实逐渐被藤县到邹县沿途乡村的百姓看在眼中,高适遂提议沿着淮南军的粮道每隔一段距离设立一个燧堡,不仅能预警,也能暂时存放粮食,减少运输的损耗。<!---->
修燧堡得让附近的百姓帮忙,但李倓也没让人白干,正好趁着夏收开始前花钱雇佣。<!---->
这一切,都对外传递出了一个消息——李倓想要收复鲁郡,是认真的!<!---->
而伴随着李倓在邹县扎下根来,邹县城中虽然仍还旌旗林立,但自始至终,邹县的贼军都坚守不出——种种迹象表明,李铣的判断是对的,贼军只是在虚张声势罢了。此前高适探查到的军情,大概是贼军效仿昔日董卓初入洛阳时的作为——晚上派兵出城,白天回来。<!---->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淮南军改变稳扎稳打的战略。<!---->
可李倓不急,瑕丘县有人却急了。<!---->
伪燕鲁郡太守赵孟再一次找上了令狐潮:“将军,邹县那边再度送来了求援文书……本来夏收将至,城中就没有多少粮草,如今那李倓领兵就堵着邹县城门,长久下去,不用打邹县里的兵卒都饿死了。”<!---->
令狐潮自然是被尹子奇派来相助的,在伪燕出处,河南毕竟是尹子奇的治下,此前丢失了半个琅琊和一整个高密就足够让尹子奇心痛了,如今他碍于安庆绪的命令必须全力攻取睢阳,却也不愿眼睁睁地看着鲁郡再沦落贼手。<!---->
“不急,还不到时候。”令狐潮倒不是害怕打仗,只是睢阳的张巡太猛了,尹子奇既然选择了筑城围困的战术,那么就必须保持兵力优势。也因此,他派给令狐潮的援军本就不多,只有万人而已,其中只有些中层将领出自当初跟随安禄山骑兵的军队。<!---->
哪怕加上鲁郡太守赵孟穷兵黩武招募的一万多人,加起来也不过两万三四千罢了,而且还是战力堪忧的两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