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觉得南霁云是个莽夫,但南霁云自己其实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挺机智的。
比如当初放弃尚衡,选择追随张巡,一定会有人觉得他不懂人情世故,甚至给张巡带来了祸患。可他明白,只一个他,引不来这么大的灾祸,而他与张巡之间的关系,绝对称得上飘零半生,得遇明公。
当然,现在要加上一个建宁王了。
而现在,他对李藏用所说的诱敌也绝不是空口白话,而是早有准备——“贼将闭门不出,我确实没有好办法,可问题在于,我等为何要非要拿下临汝城?”
李藏用一怔,这么简单的问题还需要回答?
可他面对态度认真的南霁云,还是正儿八经回答道:“因为临汝城地处汝水要道,若不攻下此城,将来进兵伊阙、洛阳,粮道须得经汝水走,而一旦临汝有敌,其中贼军可以出城沿汝水袭扰。我等十万大军,每日耗费何其多也,一旦军中无粮,不战自溃。而若是派大军护送粮草,少了无用,多了……即便有水路,运粮的耗费也会剧增。”
“正是此理。”南霁云点头认可,并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情。
李藏用到底因为此前广成关一战有些心虚,不仅没发怒,反而恳切道:“将军到底有何见地?”
“此话有理,但与我等有何干系?”南霁云问道,“这不是大王、张公他们所要解决的事吗?”
李藏用又怔住了,他觉得南霁云的话有些道理,但又让他有说不出的奇怪。
忽地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惊讶道:“将军想要放弃临汝城,直奔伊阙关?”
“没错!且我还带了此前缴获的叛军旗帜,到时说不得还能骗开关门。”南霁云面露笑容,像是在向李藏用说——我的主意妙吧?快来夸我!
李藏用一时之间竟说不出反对的话。
没错,作为先锋,为了速度每个士卒都只带了三日的口粮,余下的全靠后面的中军供给。可就算临汝没有被拿下,后面的建宁王难道会断了他们的粮草供给吗?
绝对不会!
李藏用也明白了南霁云所说的诱敌是什么意思了。
首先是以他们这支扩充到六千人的先锋为诱饵,然后是为先锋运输的粮草,包括役夫和护送的士卒,再就是之后十万大军的粮道了。
既然解决不了当前的敌人,那就将之交给后面的建宁王和张巡,然后全力去下一个关隘……
“将军就不怕临汝城变成睢阳、变成南阳吗?”李藏用本能地问道。
“不怕!”南霁云自信地说。
李藏用不知道南霁云的自信从何而来,或许是跟着建宁王和张巡一路胜利所带来的?但这一刻,他不得不承认,他心动了。
“走,去伊阙关!”他应道。
……
“那南霁云真的走了?”临汝城内,武令珣一脸的惊讶。
他守着临汝城,而南霁云竟然敢绕城而走,这是瞧不起谁呢?
武令珣也是一员骁将了,正是他在田承嗣之前,主导南阳、颍川这一片后来才划分的淮南西路战事的。
也是他领军在南阳围困鲁炅将近一年,只可惜屡生意外,最终被田承嗣取代。
而十分不巧的是,在武令珣率部离开后,取代他的田承嗣没多久就拿下了南阳城。武令珣当然知道这是他长期围困的缘故,但架不住南阳城是被田承嗣攻下的。
更不巧的,武令珣那时正屯兵淮安郡,正好面对领着淮西军支援鲁炅的来瑱,再次被来瑱击败,撤到了临汝。
之所以说是再次,是因为更早之前武令珣还曾攻打过由来瑱防守的颍川,不出意外地也没攻下来,后来还是阿史那承庆领兵才拿下颍川。
总而言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