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枪打出头鸟了 (第1/2页)

老李头是生产队里的老把式,经历过大跃进、人民公社,是队里少有的识文断字的人,遇上事儿,大伙儿都愿意听听他的主意。</br>老李头家院子里,一棵老槐树下,堆着小山似的柴火。</br>老李头正挥汗如雨地劈着柴,身上的粗布褂子湿了一大片,露出精瘦黝黑的胳膊。</br>看见陆川来了,他连忙放下手里的斧头,用满是老茧的手在衣襟上擦了擦汗,乐呵呵地招呼道:“哟,川子,这大清早的,有啥事啊?莫不是为了那队长的事儿?”</br>陆川搬了个小马扎,在老李头身旁坐下,才缓缓说道:“李叔,您是看着我长大的,我心里有啥事儿,也瞒不过您。这队长,我心里真没底啊。”</br>老李头点上自己的烟袋锅子,吧嗒吧嗒地抽了两口,说道:“川子,这改革,是好事儿,可也是个得罪人的事儿。”</br>“你想想,那王革委在咱们队里作威作福这么多年,县里肯定有人给他撑腰。”</br>“这回他倒台了,那些人能轻易放过你?我听说县里有些人对你很不满,觉得你这年轻人太扎眼了,枪打出头鸟啊!”</br>陆川吐出一口烟圈,心里一沉,这正是他担心的。</br>可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br>他沉声问道:“李叔,您觉得这包产到户,村里人能支持吗?”</br>老李头沉思了片刻,吐出一口浓烟,缓缓说道:“说实话,大伙儿心里都盼着呢!这些年集体干活,出力不讨好,谁不想自己种自家的地,多挣点钱?可是……”</br>“可是啥?”</br>陆川追问道,心里有些忐忑。</br>老李头叹了口气,“可是大伙儿也怕啊!这政策三天两头变,万一过两天又改回去了,那不是要吃大亏?”</br>“你想想,当年大跃进那阵仗,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家家户户都砸锅卖铁炼钢铁,后来呢?大伙儿还不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br>“现在大家伙都怕了,就怕政策再反复,到时候吃亏的还是咱们这些庄稼人。”</br>从老李头家出来,陆川的脚步更加沉重了。</br>这包产到户的事儿,到底能不能成?</br>生产队散了工,陆川沿着田埂往张有财家去。</br>薄暮,生产队的炊烟袅袅升起。</br>张有财家院子里,几只芦花鸡正围着张婶啄食,张婶手里拿着个缺了口的瓷碗,碗里是剩饭拌着切碎的菜叶子。</br>老母鸡们“咯咯咯”地叫着,扑腾着翅膀抢食,热闹得很。</br>“张婶儿!”陆川隔着老远就喊了一嗓子。</br>张婶一抬头,看见是陆川,立马笑开了花,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了:“哎哟,川子来啦!快进屋,快进屋,外头冷得跟冰窖似的!”</br>陆川笑着应了一声,撩起厚实的棉门帘进了堂屋。</br>张有财正盘腿坐在炕上,借着昏暗的光线,手里拿着稻草和麻绳,一下一下地编着草鞋。</br>听见动静,他抬头看见是陆川,想起身招呼,陆川赶紧上前一步,按住张有财的肩膀:“张叔,您坐着,坐着,我就是路过,进来串个门。”</br>寒暄了几句,陆川便把包产到户的事儿说了。</br>张有财一听,浑浊的老眼先是一亮,可随即又暗淡了下去,眉头也跟着拧成了疙瘩,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br>张婶在旁边看着,叹了口气,说道:“川子啊,你张叔这是心里打鼓呢!这年月,政策跟六月的天,说变就变。”</br>“就说你张叔这条腿,那会儿的事你也知道,谁还敢冒这个险呐!”</br>张婶说的没错,张有财的腿就是当年“割资本主义尾巴”时落下的残疾。</br>这也是陆川想要改变现状的原因之一。</br>陆川赶紧宽慰道:“婶子,您放心!这回不一样!公社马书记都说了,上头大力支持改革!再说了,咱先从副业队开始试点,风险小,等大家伙儿尝到甜头了,再慢慢来。”</br>“副业队?”张婶眼睛一亮,“你是说,像打猎、

最新小说: 重生八零:退婚后风靡家属院 我真没想下围棋啊! 宝可梦:在家种田的传奇训练家 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 七零嫁绝嗣糙汉,娇纵女配又起晚 文娱:闪婚后,我的马甲瞒不住了 倒带潮汐 重生之我要搞AI 都重生了谁还挣钱 我在女监做医生 都重生了,那就逮捕学姐吧! 救命!这个救世主太老六! 惨遭仙女网曝,反手掏出亿万神器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重生1980:开局带女知青赶山致富 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 八零换亲,娇软美人嫁绝嗣大佬一胎三宝 华娱之从1996开始 都重生了,谁还当大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