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回来。”
“记住,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总管连声保证,然后起身退出了寝房。
……
就在镇长府那边风声鹤唳,忙里忙外时。
作为关键人物的宋仁丝毫没有身处漩涡中心的直觉,正待在铺子里面,一边晒着从窗缝映射进来的日光浴,一边修炼着化殃诀。
为了不引起镇长府那边的怀疑,接下来的时日里面,他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正常按部就班地完成着收尸人的工作。
有了体庙的焚炉,他不用再像以前一样,苦哈哈地将尸体背回铺子统一焚烧,而是可以当场进行焚尸。
获得香火的同时,也可吸收殃气不断填充自身。
不得不说,化殃诀与收尸人的身份,可谓是天造地设,相辅相成。
感受着体内运转的殃气越发充盈,体内的四柱香也越发凝实粗壮。
他需要尽快在山雨欲来前,提升自身实力。
与此同时,他也时刻关注着镇长府那边的动向。
对方似乎真的安生了不少,除了派几个暗哨盯着他外,并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
正所谓敌不动我不动,以不变应万变。
又运行了一个周天的化殃诀,宋仁伸了一个懒腰,起身背起棺材出门。
自从张掌柜和纸人陈相继死亡,大姥姥要整顿游魂巷的传言,在坊间传得愈演愈烈,宋仁每次背着棺材上街,都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眼光。
不过他也已经习惯了,因此并不在意。
宋仁穿过三条街,一路来到食坊里。
相比起其他地方,食坊是整个亡人镇最平和的地界。
毕竟人活着,就得吃饭,不吃饭就得饿死。
因此不管亡人镇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无论哪家山头倒了,哪几家又斗了个你死我活,在食坊里做茶水吃食买卖的贩子都无所谓。
他们只关心今天备好的食材能否卖光,以及大姥姥又加了几成的香火俸禄。
食坊很大,自然也有三六九等之分。
上好的酒楼,都是达官贵人或者给十里堂干活儿的人才能去,像宋仁这样捞偏门的,最不受待见,寻常酒楼伙夫根本不让他们踏进去。
因而宋仁大多是在食坊角落的摊子上对付几口。
这里聚集的,基本上就都是一些平民百姓了。
宋仁径直朝着角落里的一个亮着茶水招牌幌子的摊位走去,近些日子多是雨天,茶摊的生意很是凄凉,跟隔壁坐满人的包子摊形成鲜明对比。
宋仁走到茶摊前坐下,轻轻敲了敲桌上的唤牌。
“来哩,来哩!”
茶摊老板,是一个约莫十六七岁,编着麻花辫的小姑娘。
与一般同龄小姑娘在闺房中闭门不出,生养得白白净净不同,小姑娘无论风吹日晒,都得守着摊子过活,因此皮肤晒得小麦色,但两只大眼睛水汪汪的,反而给人一种年轻有活力的感觉。
小姑娘没有姓氏,因为她忙活起来,脑袋后的麻花辫一摇一晃,就像是田里的麦子一样,所以大家都叫她麦子。
“老板要喝什么茶……仁哥,你来啦?”好不容易来客,小姑娘赶忙端着一叠炒黄豆递来,瞧见来人是宋仁后,露出了惊讶和欣喜的神情。
“还是老样子了,来一壶苦荞,用甘草水泡。”
宋仁对着小姑娘打了个招呼。
“好哩,仁哥你等一下。”
麦子眨巴眨巴眼睛,转身去给宋仁烧水泡茶。
眼角余光瞥见宋仁背后的棺材,问了一句:
“仁哥,又要去背尸吗?最近好像有些不太平,死了好多人哦。大姥姥的俸禄年年在增,十里堂